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近期我省氣溫迅速回升,溺水事故也將逐漸進入高發期,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還未開學,家長上班后孩子們獨自在家,防溺水挑戰更大了。
特此提醒各位家長,在做好防范疫情的同時做好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監管,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請告知您的孩子,應在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看管下參加水上活動,不允許單獨或與其他伙伴一起去水邊玩耍或游泳。
同時,要孩子牢記以下防溺水“六不準”:
①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②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③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
④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⑤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⑥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希望各位家長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按照學校要求,指導學生在家認真觀看、學習防溺水教育視頻,掌握防溺水知識,并將以下安全常識要教給孩子:
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特別是深水石塘。
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
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游泳抽筋的時候可以選擇仰泳,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遇到同伴溺水不要驚慌,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不要手拉手施救,要及時呼救并撥打110。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如何緊急救治溺水者?
意外發生后,救人刻不容緩,以下6點要知道!
1. 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3. 倒出呼吸道內積水: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4. 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5. 吸氧:現場有醫療條件,可對溺水者注射強心藥物及吸氧。條件不足的,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 脫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盡早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親愛的家長,預防孩子溺水,您的監管和教育至關重要!!!請謹記以下幾點:
1. 發生溺水的常見時段:離校后、雙休日、節假日。
2. 溺水發生的常見地點:多發生在離水源較近的無人看管的石塘、池塘、水庫等野外水域。從年齡特征看:多發在低年齡段,以中小學生居多。
3. 發生溺水死亡的原因:在水邊玩耍,下水摸魚,撿落入水中的物品;孩子擅自下河玩水,三五成群結伴游泳;自行結伴游玩,意外失足落入水。
4. 對子女行蹤做到“四知道”:經統計,父母監管缺失的學生發生溺水事故的概率非常高。因此,父母務必要對子女行蹤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知內容。
家長要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嚴禁孩子野泳!
感謝家長合作支持!祝身體健康、合家幸福!
廣東實驗中學南海學校學生處
2020年5月21日